實現營銷模式的創新
首先要創新渠道體制,由金字塔向扁平型轉變。傳統的銷售渠道是金字塔式,因其強大的輻射力爲产品占領市場發揮了巨大作用。提高銷售網點數量,或采用直接營銷,如直接郵寄營銷、目錄營銷、電訊營銷、電視和其他媒體營銷、網上渠道等。
在渠道關系方面,應由交易型向夥伴型轉變。在夥伴式銷售渠道中,廠家與經銷商一體化經營,實現廠家對渠道的集團控制,使分散的經銷商形成一個整合體系,渠道成員爲實現自身或共同的目標而努力,追求雙贏。在緊密型的夥伴關系中,廠家與經銷商共同致力于提高銷售網絡的運行效率、降低費用、管控市場。從廠家的角度講,需要重視長期關系,渠道成員責任共擔,積極妥善解決渠道糾紛,廠家的銷售人員要擔當經銷商的顧問,爲經銷商提供高水平的服務。廠家爲經銷商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管理和方法等方面的支持,以確保經銷商與廠家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在渠道運作上,應由總經銷商向終端市場建設爲中心轉變。當市場轉爲相對飽和的狀態,對企業的要求由"經營"變爲"精營"、由"廣耕"變爲"深耕"時,這種市場運作方式的弊端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市場重心由大城市向地、縣市場下沉。曾經,許多企業是以大城市爲重點開發的目標市場,在大城市或至少省會城市設立銷售機構。當衆多企業爲爭奪大城市市場而進行你死我活的競爭時,一些企業將市場重心轉移到縣區設立銷售中心,這樣做更可能做好地區市場。以縣爲中心設立辦事處則可能做好縣城-鄉鎮-村級市場。市場重心下沉是一個細化市場的過程,這種細化也反映在對經銷商的選擇上,銷售機構下沉,客戶也要下沉。以往企業是以省城爲中心來選擇經銷商,有一些經銷商是在省城做市場,甚至是在省城做局部市場,而"下沉"則要求在每個縣選擇、設立經銷商。
渠道激勵方面,由讓經銷商讓利變爲讓經銷商掌握赚錢方法。我國現有經銷商隊伍有四點不足:市場開發能力不足,促銷能力不足,管理能力不足,自我提高能力不足。因而,廠家對渠道的激勵措施已不再僅僅是給經銷商發"獎金",而是讓經銷商掌握赚錢的方法,對經銷商進行培訓。
渠道管理方面,由重結果變爲更重過程,加強對渠道及其成員的過程管理是渠道管理的核心工作。渠道流程表明了渠道的運作過程與軌迹,對渠道成員過程管理的目標應是保證渠道有序、高效運轉。渠道管理包括銷售管理、促銷、廣告策劃管理、渠道支持與維護、渠道規則、財務監控、獎懲,以及渠道性能評定與管理。
明確渠道建設方向
競爭特性是企業發揮渠道優勢,從而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主要有兩方面改進方向。一是控制交易費用。商品在市場上的每一次交易都要發生交易費用,利用中間商可以有效地減少交易次數,降低交易費用,但過多的中間環節又會增加流通費用,增加成本,因此企業應全面衡量各方面得失,確定最佳渠道層數。
二是信息控制。信息是企業的戰略資源,市場競爭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獲取信息的能力。各種渠道對信息的控制水平不同,應優先選擇有利于信息溝通的渠道。同時,企業要注意對渠道進行合理布點。渠道分布一般應盡量貼近目標市場,這有利于顧客選擇和比較。在競爭上,可以與競爭對手在相同的渠道上競爭,也可以避其鋒芒、另辟蹊徑,如避開競爭白熱化的鬧市區,在郊區設置銷售點等。
另外,要通盤考慮产品所涉及的产品單位價值、产品體積大小和重量、产品耐久性、产品的技術性和銷售服務要求等方面的內容。一方面,产品的單位價值愈低,銷售線路愈長;反之,單價愈高,銷售線路愈短。這主要是因爲生産商無法爲成千上萬個小額的訂貨一一包裝、開票和送貨,通過中間商可以大大簡化銷售業務。另一方面,零售商銷售的商品品種繁多,不可能爲了進貨而同大量的生産商打交道。同時,爲了節省運輸和保管費用,體積龐大和笨重的产品應盡可能縮短銷售路線。
此外,企業還要注意考察中間商的目標市場接近程度、運輸和儲存能力,以及對本企業产品的銷售政策、提供服務的能力、信誉、財力和管理能力。若企業的产品爲單價較低的日用品,則生産商一般需要挑選經銷多品種商品的中間商,這樣可以擴大自己产品的銷量。
建立與企業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營銷模式,提升渠道的市場競爭能力,是農機營銷渠道的發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