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苦荞茶代加工代用茶委托生産企業
苦荞起源于我國西南部,人們出于糧用目的習慣地把它歸于禾谷類、麥類,歸小宗糧豆作物,實際上苦荞是食藥兼用的食物源。全世界惟獨在中國西南部的雲貴川紅土高原和北方黃土高原高海拔山嶽地區廣爲種植,是種植區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糧種和飼料,也是當今及未來人們重要的健康食物源。
我國學者依據全國綜合區劃和作物區劃、荞麥種、品種和栽培特點以及當地耕作制度等將荞麥分爲 4 個生態區:即北方春荞麥區、北方夏荞麥區、南方秋冬荞麥區 和西南高原春秋荞麥區。西南高原春秋荞麥區和北方春荞麥區是苦荞主産區。中國苦荞 80%集中種植在雲貴川高原、青藏高原、甘肅甘南、鄂湘武陵山區丘陵山地和秦巴山區南麓,屬低緯度、高海拔、穿插以丘陵,一年一作多春播,在一年兩作的盆地和平壩地區、盆地溝川或坡地多秋播,傳統習慣多作爲産地人民的主要食糧和飼料。
陝西苦荞茶代加工代用茶委托生産企業
北方春荞麥區的苦荞種植地約占中國苦荞的 20%,隸屬于中國優質小雜糧産業帶區域,東起內蒙古通遼、赤峰,沿長城內外的河北張家口壩上、山西大同、陝西榆林、甯夏鹽池、固原、甘肅定西等高緯度、高海拔、緩坡丘陵、穿插山峁地帶,多一年一作,春播。近年來該生産區苦荞産業日漸發展,爲保證安全、合格的苦荞原料,企業自主創建苦荞基地,發展快速。
葛根粗壯藤本,長可達8米,全體被黃色長硬毛,莖基部木質,有粗厚的塊狀根。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背着,卵狀長圓形,具線條;小托葉線狀披針形,與小葉柄等長或較長;小葉三裂,偶爾全緣,頂生小葉寬 卵形或斜卵形,長8-15(-19)厘米,寬5-12(-18)厘米,先端長漸尖,側生小葉斜卵形,稍小,上面被淡黃色、平伏的蔬柔毛。下面較密;小葉柄 被黃揭色絨毛。荚果長橢圓形,長5-9厘米,寬8-11毫米,扁平,被褐色長硬毛。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生于山坡草叢中或路旁及較陰濕的地方,或生于海拔1000-3200米的山溝林中。